拍賣企業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技術指南
(第三版 2021年1月)
一、 適用范圍
本指南適用于冬春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,拍賣行業疫情防控。主要包括防疫物資儲備、員工節假日期間管理、線下拍賣活動組織等內容。要按照當地人民政府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,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。
二、 基本要求
(一)防控制度。
各拍賣企業應成立防控工作小組,制定應急方案,做好信息采集工作,建立報備制度。防控工作小組應由企業第一負責人或指定專人全面負責,制定工作方案。
(二)物資準備。
企業應為開展經營準備必要防護物資,包括但不限于:醫用外科口罩、醫用消毒水、洗手液、紅外線測溫儀等。
物資準備不應少于企業日常經營14天用量;擬組織線下拍賣會的,還應根據現場人員規模做好相應物資準備。
(三)開工前提。
企業開展業務應遵循當地疫情防控要求。有禁止性規定的,不得開展經營服務。
冬春季疫情傳播風險較高時期應盡量減少組織線下拍賣預展、線下拍賣會等聚集性活動。
(四)配合義務。
配合有關部門對確診或疑似病例的追蹤調查,詳細了解、提供所涉及經營區域的人員情況,并采取必要措施。
三、 人員管理
(一)員工上崗。
嚴格遵守企業所在地政府的疫情防控要求,做好上崗員工的信息登記、健康監測、居家觀察以及分類造冊等工作。
全面采集上崗員工節假期間動態(員工行程軌跡、是否有發熱、呼吸等癥狀),并登記匯總。
(二)人員防護。
加強員工上班前身體狀況排查,員工每天進入經營場所前,應檢測體溫,并進行洗手消毒。上班期間應佩帶口罩,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,做到勤洗手、勤消毒。
(三)人員培訓。
加強員工的培訓,確保員工掌握個人及客戶服務的疫情防控程序及處置要求。發現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癥狀的,應依有關流程及時報告,妥善處理。
(四)客戶管理。
1.客戶聯系。
減少或避免聚集性會議。提倡通過非接觸方式進行溝通。
對委托人、當事人、競買人、買受人等客戶,宜保持通訊、微信、郵件等方式溝通、聯絡;確需見面或接待的,應經企業負責人批準,并明確見面或接待方案。
2.客戶接待。
客戶進入工作(活動)場所前應進行體溫檢測,體溫超過37.3度的,應要求離開并提示就醫檢查。做好來訪客戶信息登記。
來訪客戶應安排在與辦公區獨立的接待區接待,用一次性杯子、戴口罩、不握手。
必要時,對進入客流采取限流措施,確保安全距離。
四、 場所管理
(一)場所消毒。
加強辦公場所通風、清潔。對工具用具,特別是扶梯、把手、按鈕等易引起交叉感染部位,增加消毒頻次。
冬春季疫情傳播風險較高時期應增加消毒頻次。
(二)防護配備。
辦公、經營場所應配備體溫檢測設備,配備消毒劑、口罩等防護物資。
(三)信息公示。
場所消毒情況在醒目位置每日公示。
五、 信息報送
(一)健全機制。
企業落實專人做好排查情況、檢查情況的統計工作,與轄區(社區)、有關部門保持信息暢通。
(二)報告情況。
發現員工出現發燒、咳嗽、呼吸困難等癥狀,應立即報告,要求其及時就醫。
(三)信息反饋。
向行業協會定期反饋抗擊疫情開展捐款捐物、慈善拍賣情況;及時反映復工過程中的問題及政策建議。
六、 業務開展
(一)恢復中止的拍賣活動。
受疫情影響而中止的拍賣活動,已具備恢復條件的,應通過公開方式告知恢復拍賣的時間和地點等信息。是否允許新的競買人登記,首先視“拍賣中止”前競買人登記時間是否已經截止,其次還應視委托方是否有要求而確定。
(二)線下拍賣活動組織。
1. 基本要求。
疫情期間,鼓勵開展網上拍賣預展、網上拍賣活動。中高風險地區暫不舉辦線下拍賣活動。
低風險地區擬開展線下拍賣會的,應對照活動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,對已落實的防控措施進行風險評估,符合條件方可舉辦?;顒?/font>所在地疫情防控部門對線下拍賣會有報備要求的,還應按要求進行報備。
冬春季節舉辦的線下拍賣會,拍賣企業還應結合呼吸道傳染病高發的特點,進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,做好應急演練,落實線下活動疫情防控措施,確?;顒右咔榉揽匕踩?。
2. 預展及線下拍賣會場所防控措施。
落實防控責任。活動場所單位負責場所的疫情防控;租借場所組織拍賣活動的,拍賣企業應做好防控措施的督促落實工作。
合理劃分區域。預展現場應劃分如測溫區、安檢區、展覽區、拍品審鑒區、綜合服務區及場外等候區、隔離區等,做好線路指引,有效控制人流和人員活動間距;拍賣會會場內座位前后、左右均應保持1米距離,場內全程攝像,確保后期配合有關部門的疫情防控追蹤調查。在顯著位置處張貼病毒防控宣傳材料,提示客戶佩戴口罩,增強健康防護意識。
重視消殺工作。預展及線下拍賣會舉辦前后要對空調、通風系統等設備進行全面檢查、清潔消殺;加強場所的通風換氣,保持室內空氣流通;拍品審鑒區、綜合服務區、門口、停車場入口處、座椅等重點區域應適當增加清潔消毒頻次。
加強垃圾管理。設置“廢棄口罩垃圾桶”,安排專人每日及時收集、集中消毒,并按有毒有害垃圾進行處置。加強垃圾密閉化、分類化管理,及時收集并清運,做到日產日清。垃圾桶內外保持清潔,定期進行消毒處理。
應急消殺處置。發現疑似病例,應立即對相關區域進行封閉隔離管理,并進行全面消殺。
3. 預展及線下拍賣會人員防控措施。
人員信息登記。預展參觀者及競買人、拍賣會觀摩人員應持個人有效證件進行線上實名制注冊和預登記,企業做好信息核驗及采集錄入,確保人員信息真實準確。
現場人流管控。采取錯峰觀展、人員限流、實名入場等方式,引導人員有序觀展,有序進出。
進場監測程序。進場人員須落實健康碼查驗、體溫檢測、佩戴口罩等措施,對健康碼、體溫異常的,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,要按本地區疫情防控方案要求處理。對于不使用或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老年人等群體,做好人工服務引導。
應急情況處置。加強監測預警,強化疫情風險識別,發現疑似病例,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,配合疾控部門采取隔離措施,做好密切接觸者排查追蹤等工作,并做好現場管控。
工作人員管理。建立工作人員健康檔案,做好日常健康監測。工作人員須戴口罩,入場須進行體溫檢測。
人員培訓。對相關工作人員開展防疫培訓,解讀疫情防控政策,介紹線下拍賣會疫情防控要求,確保防疫措施落到實處。
4. 其他保障措施。
開展應急演練。舉辦線下拍賣活動前根據實際情況應開展應急演練,深入查找薄弱環節,完善防控方案,切實提高應對突發事故能力和風險處置能力。
做好宣傳引導。拍賣企業和活動場所單位要多渠道開展展會防疫政策解讀和宣介,確保所有活動參與人員知悉防疫要求,主動配合疫情防控工作。
動態調整防控措施。各地應根據疫情形勢發展變化和本地區疫情響應級別調整變化,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和本地區疫情防控總體要求,結合本地線下拍賣活動疫情防控需要,因地制宜、因時制宜,及時、動態調整完善拍賣活動防控措施。
(三)線下會議(活動)舉辦。
拍賣公司線下開展工作會議、拍品征集、業務培訓、新聞發布會、招商活動、客戶招待會等業務活動,應符合活動舉辦地有關部門對疫情防控的要求。
活動參加人數超過10人的,宜采用視頻會議、電子文件等線上方式進行。
(四)異地業務開展。
1. 減少出差安排。
疫情解除前,拍賣企業應減少安排員工出差。
確需安排出差的,應為出差員工配備必要防護物品。出差期間應要求員工按日報告健康狀況。員工出差從疫情中高風險地區返回的,要按本地區疫情防控方案要求處理。
2. 暫緩中、高風險地區業務。
疫情解除前,宜暫緩疫情中、高風險地區的業務,減少與中、高風險地區之間的人員流動。
3. 尋求異地同業合作。
異地現場勘查、標的查驗、拍前招商、拍后標的協助交割過戶等工作,確需開展的,可通過行業協會尋求當地企業進行合作支持。
(五)線上遠程辦公。
疫情解除前,拍賣企業不具備集中辦公條件或不需要集中辦公的,宜采取線上遠程辦公方式,并制定必要的臨時管理制度。
恢復現場辦公的,應按要求做好防控,確保上班人員無接觸史和可疑癥狀。
(六)提倡線上開展業務。
1. 線上征集拍品。
疫情解除前,宜采用線上形式開展拍品征集和查驗活動,確定委托意向后再行約定交付時間和方式。
交付方式盡量采用物流或郵遞渠道,確需當面交付的,需做好防范措施,減少人員聚集,并第一時間對標的進行消毒。
2. 線上簽署委托合同。
《委托拍賣合同》可通過網絡傳輸形式進行簽署。紙質合同亦宜通過郵遞進行寄送。
3.線上發布公告。
采取互聯網形式發布拍賣公告的,應注意選擇具有媒體資質的互聯網。
4.線上標的預展。
疫情解除前,拍賣標的展示宜采取網上方式??蓢L試以線上直播等遠程、交互方式展示標的,滿足標的查看需求。
防護措施有保障的前提下,可同時提供拍賣標的現場查看服務。
5.線上展示信息。
拍品線上展示應提供標的的文字說明、圖片或音、視頻等資料。
機動車拍賣宜提供車輛檢測報告(可參照《機動車拍賣標的查驗與勘查指導規范》和《二手車拍賣車輛檢測技術指引》),提供“遠程代看”服務,通過網絡遠程連線看車、免費零接觸代驗車,實現“零接觸”看車。
藝術品拍賣宜提供整體實物照片、必要信息說明(可參照《文物藝術品拍賣標的信息說明規范》),器物類拍品宜制作品相說明。
6. 線上開展拍賣。
疫情防控解除前,適宜網絡拍賣的標的,應與委托方做好溝通,首選采用網絡進行拍賣。
網絡拍賣可通過自建平臺或第三方平臺開展,具體操作規范可參照國家標準《網絡拍賣規程GB/T32674-2016》進行。
7.拍品結算交割。
提倡采用線上結算。
拍品交割宜選擇物流、郵遞方式發貨。發貨時應附《拍品交付確認單》并要求買受人簽字寄回或拍照/掃描回復。確需當面交割的,應做好防范措施。
機動車拍賣標的在協助辦理過戶手續時應做好防范措施,及時了解疫情期間當地車輛管理政策。
(七)遠程客戶服務。
1.委托方。
加強與委托方的在線溝通。對委托方進行分類管理,推廣網絡拍賣模式,引導委托方選擇網絡模式。
網絡拍賣全過程中與委托方保持聯系,取得理解和配合。
2.競買人/買受人。
安排專人接聽競買人電話,指導競買人參與網絡拍賣。
標的成交后安排專人與買受人聯系,做好拍后服務。
3.客戶拓展。
針對各地企、事業單位的資產盤活需求,利用電話、網絡等形式進行業務拓展。
(八)創新開展業務。
綜合運用直播、遠程辦公系統、物流快遞等企業外部資源和系統,與相關各方協調溝通,探索優化業務流程,創新性開展無接觸、少接觸業務。以特殊時期為契機,調整拍賣經營模式,全面提升企業信息化和數字化水平。
(九)公益拍賣活動。
疫情期間,鼓勵全國各地拍賣企業擔當社會職責,積極組織公益拍賣活動。公益拍賣活動宜按本指南開展,具體操作規范可參考團體標準《公益拍賣規程(TCAA001-2017)》。
七、 關注政策
關注各地專項政策,用好減輕企業負擔的各項政策措施。